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傳統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出口受限,高技術特種設備正逐步被國外客戶接受。工程機械行業雖然受國內外需求影響銷售受限,但行業內技術提升已經成為共識并進入加速軌道,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加速進入國際化的趨勢
- 2014-08-03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傳統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出口受限,高技術特種設備正逐步被國外客戶接受。工程機械行業雖然受國內外需求影響銷售受限,但行業內技術提升已經成為共識并進入加速軌道,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加速進入國際化的趨勢也日益顯現,我國一般貿易為主導的貿易形式,已經給工程機械出口發展留下了詬病。同行業廠家一些產品雷同度高,技術含量低等,對當地傳統產業造成了沖擊,這樣引起一些利用增加認證要求,提高技術堡壘,調節關稅等手段限制我國產品進口。今年上半年我國機械工業各主要分行業之間分化加劇,而未來也將延續此態勢,此外整個行業下行壓力依然存在,工程機械和農機行業的問題較為突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有關負責人指出,中國機械產業若想擺脫困境,必須要盡快摒棄單純靠外延擴張和降價去爭奪“規模效益”的競爭模式,還要在產品、服務、商務模式上不斷創新。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工程機械行業投資重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龍頭骨干企業在成長為綜合性產業集團過程中進一步完善產品系列及擴大優勢產品的產能、增加出口能力方面;二是龍頭骨干企業的產業鏈配套完善方面,通過配套園區建設、研發中心建設、關鍵零部件的項目投資方面等;三是骨干企業通過海內外并購、重組等資本運作,實現國際市場的布局和國內區域資源的整合等方面的投資。更應該看到的是,我國工程機械企業長期缺乏核心技術,產品成本的大半花在進口關鍵零部件上,企業的利潤被擠壓***很小的空間;其次,我國還未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工程機械制造集團,采購原材料時的議價能力相當薄弱,這也造成企業利潤的進一步攤薄。工程機械企業需要自我救贖,著力實現關鍵技術的創新和突破,適時地調整產業結構和發展戰略,居安思危,做好壞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