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今年6月,我國的PTA總產能約為4127萬噸,而聚合體的總產能約為4300萬噸,6月PTA行業平均負荷僅在63.8%左右,而聚酯平均負荷約為在75%,從聚酯產量推算出PTA需求存在一定的缺口。產能和產量是兩個概念,相互之間由生產負荷來
- 2015-01-24
截***今年6月,我國的PTA總產能約為4127萬噸,而聚合體的總產能約為4300萬噸,6月PTA行業平均負荷僅在63.8%左右,而聚酯平均負荷約為在75%,從聚酯產量推算出PTA需求存在一定的缺口。產能和產量是兩個概念,相互之間由生產負荷來形成關聯,產能過剩未必代表著產量過剩。 在業內普遍不看好的情況下,聚酯產業鏈為何會出現大漲?而對于這次集體大漲,聚酯及下游廠商表現出的反應遲鈍,沒有及時認清形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行情。可以說,慣性思維害死人。 上半年聚酯大盤整體呈現下行趨勢,期間出現過幾次持續時間較短的小反彈。因此,不少市場參與者悲觀并堅定地認為在產能過剩和需求不佳的背景下,聚酯出現持續反彈行情幾無可能。 但是,嚴重虧損的情況下,PTA廠家只能采取非常規手段進行自保,他們深知PTA庫存偏少,聚酯工廠需要維持正常生產不能缺少PTA.在PTA工廠和聚酯工廠持續半個多月的博弈過程中,PTA現貨價格節節攀漲,終以大部分聚酯工廠接受新合約而告以段落,只是,這一頭剛落定,PX行情又開始了更加強勢的上漲,PTA及聚酯產品只能繼續跟漲。 對于滌綸短纖而言,目前現金流處于小虧的局面,庫存偏少的情況下短纖工廠扭虧意愿強烈,無奈下游價格傳導不暢拖了后腿。相較于滌綸短纖1200元/噸左右的漲幅,下游滌紗漲價艱難,以32S純滌紗為例,6月初市場主流價格在13200元/噸~13300元/噸,6月末市場主流價格僅為13800元/噸~13900元/噸,整月累計漲幅約600元/噸,現金流虧損400元/噸~600元/噸。6月上旬北方麥收過后,不少小紗廠保持停車觀望狀態,開機意愿低迷。而氣溫的升高不利于紗線的生產,南方地區部分紗廠都有減產或轉用棉花或粘膠短纖替代滌綸短纖的想法。預計7月滌綸短纖需求較6月有所縮量,而短纖廠家的庫存將呈現緩慢增長態勢。 經過前幾年的高速發展,我國紡織行業規模已經膨脹成巨無霸的級別,幾無可能延續早年的快速增長,面臨著產業的轉型及重新定位,同時東南亞紡織行業的發展也在搶奪有限的市場份額。加之紡織原料聚酯、粘膠等行情長期漲價無力,下游紗線、面料生產等廠商一改早年的采購習慣,原料庫存普遍偏少,那么,一旦原料價格快速上漲,下游為了維持正常生產,無論漲價能否順利傳導,一定時期內只能被動接受,需求不佳也不能成為阻止價格上漲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