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安全規定。禁止在吊裝作業中站在被吊物和任何固定物體(如墻壁、設備、車輛、貨架等)之間。
- 2025-09-12
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安全規定,jue對禁止在吊裝作業中站在被吊物(如用吊裝帶吊裝集裝箱)和任何固定物體(如墻壁、設備、車輛、貨架等)之間。這么規定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防止發生擠壓傷害,這種事故往往后果非常嚴重,通常是致命的。
以下是詳細的原因分析:
1. 擠壓風險 - zui主要、zui直接的原因
吊裝作業中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和潛在的風險點,一旦發生意外,站在這個位置的人員幾乎沒有逃生空間。
貨物搖擺或旋轉:吊物在空中可能因為慣性、風力或操作不當而發生搖擺、旋轉。如果人站在它與一個固定物體之間,一個輕微的擺動就足以將人擠在中間。
貨物突然下墜或移動:如果吊索具斷裂、吊鉤失靈或起重機出現故障,重物可能突然下墜或失控移動。站在其路徑上的人會被瞬間壓碎。
操作員誤判或視線盲區:起重機操作員可能因為視線被阻擋(盲吊)或對距離判斷失誤,將貨物朝著有人的方向移動,而人員自己可能并未察覺危險臨近。
2. “殺死區”或“擠壓區”
在安全規程中,被吊物與周圍固定物體之間的區域被稱為“殺死區”(Kill Zone)或“擠壓區”(Pinch Point)。這個名稱本身就形象地說明了其極端危險性。安全人員會明確標識并禁止任何人進入這個區域。
3. 力的巨大差距
起重物通常都非常重,從幾百公斤到數十噸不等。而人類的肉體在如此巨大的力量面前不堪一擊。一旦發生擠壓,會造成:
嚴重的內外傷:骨折、內臟破裂、大出血。
窒息:胸腔被擠壓導致無法呼吸。
瞬間死亡。
4. 心理和行為因素
僥幸心理: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就站一會兒,過去拿個東西”、“我反應快,能躲開”。但事故往往發生在電光火石的一瞬間,人的反應速度遠不及機械運動的速度。
專注于其他事情:人員可能專注于指揮、檢查貨物或做其他工作,從而忽略了自己所處的危險位置。
安全操作規程要求
為了杜絕此類事故,所有吊裝作業都必須遵守以下安全規定:
1. 設置警戒區:在吊裝作業區域周圍設置清晰的警戒線或圍欄,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2. “勿站下方”原則:jue 對不允許任何人站在吊物的正下方。
3. 保持安全距離:所有人員(包括指揮員和操作員)必須與吊物保持至少一個吊物長度的安全距離,并時刻確保自己不在吊物的移動路徑和可能搖擺的范圍內。
4. 溝通清晰:使用標準的指揮手勢或對講機進行溝通,確保信號明確,操作員在移動前必須確認路徑安全。
5. 專人指揮:安排合格的專人負責指揮,操作員只接受指揮員一人的指令。
總結一句話: 站在被吊物和其他物體之間,就等于把自己置于一個沒有任何逃生通道的“陷阱”之中。一旦發生任何微小的意外,后果都是災難性的。因此,這不僅是操作規程,更是用無數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鐵律,必須無條件遵守。
案例------------------------------------
用起重吊帶吊裝集裝箱的時候,人站在被吊集裝箱和靜止集裝箱之間,這就非常的危險。